近日,红网“青椒计划”已完成2023年7月份统计分析工作。红网理论评论中心按程序初选作品,特邀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泓点评,评出本月5篇文字评论类佳作、1篇视频评论类佳作。现综合统计本月优胜作品、评委点评、高校参与情况、投稿量等信息,发布简报如下。
对于本月优胜作品,赵泓老师依次进行了点评:
文字组:
1.《》
作者:刘一昂(吉林大学)
赵泓评委:高校毕业典礼频上热搜,但今年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如西安交大党委书记替校长撑伞,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为了让学生少淋雨,只念了讲稿中的标题,便告诉大家留意稍后官微的推送。正如作者所言,这体现了大学的人文关怀,也是言传身教的“最后一课”。比较数年前,有些高校领导在毕业典礼上讲话,喜欢串用网络热词,难免有赶时髦、一味迎合学生的嫌疑,今年“出圈”的相关新闻则让人暖心,也更接地气。这篇评论观点鲜明,层次清晰。不足之处是结尾不够简洁有力,尤其引梅贻琦先生名言的这一段显得多余。
2.《》
作者:张鑫(华南理工大学)
赵泓评委:名人因为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加之公众的关注,客观上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收益,因此名人的隐私具有其特殊性,他们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让渡部分隐私权是应该的。但对名人隐私的过度窥探,又会损害名人的正当权益,且激发公众对低级趣味的兴趣。作者阐释了名人隐私的特殊性,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虽然学界对名人隐私的特殊性多有探讨,但通过新闻评论让更多的受众认识到名人隐私为何特殊,有助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发挥匡正社会风气的作用。
3.《》
作者:方凯(青岛农业大学)
赵泓评委:新闻反转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众最初接收到的信息不够真实或者不够全面,往往等各方面的信息汇聚之后,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在网络传播快速,信息真假难辨的情况下,要求真相一开始就大白于天下是不现实的。作者聚焦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如何理性看待民众质朴的情感表达,主张让民众的善和良知凝聚成建设社会的共识的同时,也要对当初站错队的网民抱持宽容的态度。作者视角独到,观点清晰,论证颇具思辨力和逻辑性,体现了较强的写作能力。
4.《》
作者:何逸铭(黑龙江大学)
赵泓评委:《长安三万里》是最近热映的动画电影,因为片中出现了48首唐诗,一些孩子在电影院观影时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作者针对各大影视平台评论区的不同声音,指出在电影院这种公共空间,应当优先遵守公共规则,“即使遵守特定规则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不利于部分群体,但长远看是促进公共利益的”。作者还认为,“不能将儿童观影吟诗与以往的不文明行为混为一谈,毕竟这背后承载着实打实的教育意义”。上述观点冷静、客观,体现了新闻评论应有的深度和理性精神。建议标题能体现公共空间当优先遵守规则这一核心观点。
5.《》
作者:张雨龙(南京师范大学)
赵泓评委:湖北科技学院重启“生存大挑战”这一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它让学生只带100元在上海等城市生活15天,这对在校大学生而言确实是严峻的考验。早在100年前,青年毛泽东和蔡和森、萧子升等同学利用假期,通过游学的方式对益阳等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即类似“生存大挑战”。在新时代,“生存大挑战”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言,它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工作技能,同时也让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完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文章观点鲜明,逻辑层次清晰,选题具有现实意义。
视频组
《》
作者:吴咨廷(西南民族大学)
赵泓评委:网络用语的广泛使用导致语言和思想的贫瘠,造成令人担忧的“文字失语症”,这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作者分析了“文字失语症”的表现和成因,主张在互联网时代,应鼓励深度思考和精确表达,在使用网络用语和保持语言多样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观点清晰,逻辑性强。但出镜评论员的语言过于书面语,视频的表现形式也有些单一。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