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飞 (河西学院)
6月19日,在复旦大学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之上,一名学生在拨穗环节径直走向台上老师,并向其头部挥拳。事后,该生的朋友圈截图在网上流传,其本想“揍院长一顿”,结果却误伤了其他老师。该生甚至写出长文怒斥母校,称自己的学校法制化程度低劣,体制存在问题,是他“至暗的噩梦”。事件一经发生,便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尊师重道,本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场所,培养的也应当是德才兼备,能够理性思考、处理问题的优秀人才。该生挥拳殴打教师,丝毫不顾场合和他人感受,肆意地在毕业典礼上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在网上毫不遮掩地表达对母校的不满,这既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该有的行为,也不具备一名大学生应有的气度。在毕业典礼上对老师挥拳相向,伤害的不仅是那名教授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体面,更破坏了良好的教育风气和敬师重教的氛围。
且毫无疑问的是,这名学生的极端行为背后,反映了其对母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乃至整个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严重偏见。不然,我们很难解释该名学生袭击老师的行为动机。客观来讲,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确实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教育教学改革也亟待推进和深化。诸如行政大于学术,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教学灵活性有待加强等症结依然有待解决,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但面对这种发展的不充分不完善,我们更应当具有耐心和信心,对高等教育的未来抱有期待和尊重,而不是恶语相向甚至挥拳打向老师。
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平台的普及,让一些高校学术不端、不公对待学生的不当行为得到了曝光。受网络传播和网民群体共振的影响,许多学生也因此对高校的教师和行政人员持有成见。这种几乎是先天性的“灰色滤镜”,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到对老师和学校管理的质疑当中。由此诱发的“学术癔症”,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同学校、老师的对立和不信任。可一旦戴起“有色眼镜”,又怎能够看得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果该生的母校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不堪,那怎么可能他随手挥拳,就恰恰伤害到了一位在学生群体中口碑相当不错,且教学认真负责的老师呢?
或许退一步来讲,高校在今后应当去健全学生的诉求和表达机制,拓宽学生们的意见反映渠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建设,及时解决学生们所反映的问题。但我们仍然需要抨击这种暴力行为。学校本就是书香之地,人文之所,学生应该理性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而言之,高校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和道德素质建设,以立德树人为自身的根本任务,同时也要畅通学生的意见反馈渠道,多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只有加深了双方对彼此的理解,学生才不会透过滤镜看教育;只有构筑一个包容,尊重,自由的高等教育氛围,“学术癔症”才会越来越少,高校的风气才会越来越清朗。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宇飞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