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得之 (湖南工业大学)
9月19日,北京市先农体校发布了2024年公开招聘成绩公告。公告中显示,国乒男子运动员王楚钦也在其中,此消息一出,迅速冲上各平台热门。对王楚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也意味着,即使将来退役后,他也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享受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这一消息不仅让他的球迷们感到兴奋,也为广大运动员的职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就在同一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与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安踏集团、中体产业集团宣布共同发起“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该项目将为取得巴黎奥运会前三名的优秀运动员购买终身保障金,在运动员达到60岁后可领取保障金直至身故,取得奥运会第一名的运动员每月可领取0.6万元,第二名的运动员每月可领0.5万元,第三名的运动员每月可领0.4万元。安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此项公益项目能够为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也是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运动员保障的一次重要尝试,对我国运动员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意义重大。
可从该项目的设置标准上也不难看出,我国运动员保障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诸多不足。有网友算了笔账:“就算活到80岁,一个金牌运动员总共也就能领到144万。这要是放在北京上海,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啊!”。而且这还只是针对拿到奥运会前三名的优秀运动员,可他们却只在整个运动员群体中占极少数。对于大多数并没有取得荣誉和名次的运动员们而言,他们的保障又在何处呢?
曾有退役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我们需要的不是遥不可及的承诺,而是现在就能感受到的关怀和支持。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训练条件,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更完善的医疗保障,以及退役后的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这也道出了许多运动员的心声。对于大多数运动员而言,如何顺利帮助他们在退役后顺利转型,学习新技能,找到新的人生方向,才是现阶段最为现实的事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得之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