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谦
单位有一位老同志,每天中午吃完工作餐,他都会客气地微笑着对我们说一声:“你们一起慢点吃。”一开始,他的举动让我们有些诧异,但出于礼貌,我们还是忙不迭地点头回礼。
老同志因工作变动调到这边来之前,我们每天的工作餐上,除了“饭搭子”,大家都是默默地各吃各的,填饱肚子后匆匆离去。但现在不一样了,在老同志的带动下,年轻人会主动停掉耳机,大家相互微笑点头问好,一餐饭吃下来,不仅吃出了前所未有的香甜,还吃出了友好与和谐。
在我们这代人的心里,传统礼仪是有很大魅力的。记忆里,母亲是位热情好客的人,每每家门前有熟人路过,不管关系铁不铁,母亲都会热情地邀请熟人“到屋喝茶”。母亲的热情有几个鲜明的体现,一是毫不吝啬地送上十分灿烂的笑容,二是手脚并用十分惊喜地迎上前去,那样子,你就是她盼望已久的亲人。
此情此景,那被邀请的人自然十分感动,一般是不会真“到屋喝茶”的,但他或她一定会停下匆匆的脚步,边说“多谢”边报以灿烂的笑容。下次若是母亲从这人家门前经过,宾主间自是又将这热情好客的传统礼仪再慎重地重温一番,言谈举止间将传统礼仪的风范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的聋哑人会手语,说话聊天不奇怪,但在四十年前,母亲就经常会与隔壁村的哑巴阿姨聊天。我只听到阿姨“啊吧啊吧”一个劲地比划,愣是一个字都没听懂,但母亲能懂。阿姨是天生的聋哑人,年轻的时候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年冬天,阿姨出门拾柴火,在家烤火的四岁女儿不小心引燃了棉衣。失去女儿的阿姨被婆家赶了回来,她心里苦,但有苦说不出。
母亲从不笑话残疾人,并付诸十分的同情心,只要一看到她,即使是隔着一条水渠、几块田埂,即使阿姨什么也听不到,母亲也要大声陪她“说”几句话。渐渐地,阿姨不再边“啊吧”边伤心流泪了,她有时送一个熟鸡蛋给我吃,有时候送一把野菜,母亲摘洗干净后包了饺子,她也会开心地吃一大碗。
父亲常打趣说,母亲像七仙女,一个能让槐荫树开口说话,一个能让哑巴开口说话。
在城里生活了几十年,最近因城市更新又搬回了了老家,曾经的乡村已经城市化,看到的也大多是陌生人,大家楼上楼下遇到也鲜少说话。一日与先生去菜市场买菜,一位头发花白、比我们年长许多的女性热情打招呼:“表叔表婶搬回来了?”
先生为我介绍,这是远房侄媳妇。她笑着点头并亲热地拉着我的手邀请我有机会一起去旅游。那天的天气很炎热,但被紧紧抓住的双手,让我感觉好舒爽。
一直以为,独来独往的日子也很清净,但不得不说,那些久违的、突然冒出的传统礼仪,仍会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世间的文明之花,将会更加美丽,更加芳香。
来源:红网
作者:谭谦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