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9日讯(记者 刘昱 通讯员 赵月萧)“大学生需要真实的新闻评论实践。”作为第红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协办单位,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延续以往参赛的优良传统,以“精准化培育作品,开放性吸纳人才”的新起点和新宗旨继续新赛季的角逐。日前,该院在渭水校区和雁塔校区,先后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了两场红网“评论之星”高校推介会。
红网“评论之星”长安大学站渭水校区推介会现场。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是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举办的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新闻评论类竞赛。自2015年开办以来,“评论之星”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历经八载耕耘,大赛触角延展至全国范围,覆盖了300余所高校;众多参赛稿件被主流媒体转载,形成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学界业界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评论之星”是沟通新闻评论学界与业界的桥梁;众多优秀学子借助赛事成长成才,成为中央和地方媒体的骨干评论员。目前,红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已启动,正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征集稿件。
“‘评论之星’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每一天都在向新朋友介绍着这位老朋友。”渭水校区推介会上,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苏蕾回忆,“我们第一次参赛是第五届,至今,我还记得郗钰同学获奖后脸上浮现的笑容,那种笑容是激励我持续不断地组织和辅导学生参与大赛的精神源动力。”
“学生需要真实的新闻评论实践。”苏蕾说,“他们渴望获得认可,渴望沟通和交流,渴望自己的观点对社会有价值。”提及往届学子的作品《“救命文档”背后,青年力量值得全社会点赞》《高铁之大,理应放得下一片卫生巾》,她表示,“这两件作品获得了很大的流量和社会关注,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个人或团体参加比赛赢得奖励,而是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实践了青年一代的时代使命”。
红网“评论之星”长安大学站雁塔校区研究生推介会现场。
在长安大学雁塔校区推介会上,除了介绍“评论之星”的发展历程、长安大学学子的参赛情况及参赛作品,苏蕾老师还面向人文学院全体研究生,以《全媒体时代的时评写作》为题开展了时评写作要领的讲座。她号召研究生也加入“评论之星”的参赛队伍,积极锻炼写作能力,提高实践实战能力。
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近日公布比赛结果,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苏蕾副教授以《新闻评论》课程获得本科赛道1(文学、艺术学)二等奖。
据介绍,长安大学《新闻评论》课程,积极融入学校倡导“文科繁荣”的课程改革进程,通过六个维度重构教学内容,建设了校级一流线上课程;并与红网《红辣椒评论》展开积极合作,校媒共建,以赛促教;还创设了立体化、过程化教学评价体系,在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以及新闻评论竞赛、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据统计,在往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中,长安大学共计有7件学生作品在决赛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入围奖、优秀奖。此外,该校学子的作品《95后小伙开网红养老院,“新青年”与“新老人”的双向奔赴》《法理之外有情理,故意刁难不可取》,在第八届“评论之星”月赛中顺利突围,连续两个月摘得视频组“月度之星”。
在日前公布结果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中,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苏蕾副教授还以《新闻评论》课程获得本科赛道1(文学、艺术学)二等奖。据悉,该赛事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次获奖,是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深化课程改革,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实施的有效成果,是倡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搭建,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落实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实践成果。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闻评论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新闻评论人才,展现长安大学在新闻评论教育领域的积极作为。”苏蕾老师表示,“未来,长安大学还将继续深化与红网等业界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新闻评论教育事业的发展。”
长安大学图书馆。
据悉,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人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秉承“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学科强院、追求卓越、内涵发展”的办院理念,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0余项;获教育部精彩一课、陕西省精彩一课及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等多项荣誉;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3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科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摘登。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刘昱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