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昂 (吉林大学)
近日,铁路12306官方网站发布了多条动车组票价优化调整公告,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官方回应称,该机制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综合考虑季节、日期、时段、旅速、席别等因素,实行不同幅度的折扣浮动,合理确定执行票价,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对相关部门的回应,有网友认为此举有利于提升高铁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也有人质疑,步子迈得太大,出行成本会大大提高。(5月7日 央视新闻)
其实,高铁调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全国多条线路都有过这样的先例。早在2020年底,京沪高铁率先对时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实施浮动票价,根据客流情况,区分季节、时段、席别等,实行优质优价,有升有降。而相比之前的调价,此次四条线路的票价上浮幅度达19%-20%,是继2021年京沪高铁票价上涨以来,中国高铁票价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也因此引发激烈讨论。
面对各种讨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此次对四条线路调价并不是所谓的“一刀切”式涨价,而是由目前实行的单一票价机制调整为实行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比如,京广高铁武汉至广州南间二等座公布票价较现行票价调升19%,同时,该执行票价还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实行灵活折扣,最低5.5折为304元、较现行票价调低34%,既有升,又有降,这才是浮动票价机制的亮点。
而之所以实行票价“有升有降”的浮动机制,是有多方面考量的。一方面,在以往固定单一票额分配方式和定价模式的背景下,往往会出现席位利用率低、运力资源不合理利用及浪费等现象。但现在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可以对不同客流群体进行分流,从而实现客流的“削峰填谷”。例如,在客流低谷时,通过降价吸引乘客,避免运力浪费。与此同时,在客流高峰时适度涨价,则会让乘客就多档价格进行比对,从而实现错峰出行,提升乘坐体验感。总的来说,通过对票价的灵活调整,可以提高高铁的竞争力,释放其运输能力,从而提升运输效益。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事业,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从数据看,目前全国高铁除了京沪、沪宁、宁杭等线路外,其他大部分是收不抵支的。加之,随着高铁运营成本的逐年攀升,高铁线路的建设、维护、车辆购置和人员管理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灵活的浮动票价机制不仅可以为高铁运营提供资金保障,进而提升高铁运行的品质,也是对市场需求变动的正常反应,是市场导向下的一次有益尝试。
不过,此举虽然是对市场机制的合理利用,但也要理解公众背后的忧虑,尤其是高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凭借其速度快、舒适度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项。要知道,公众对日常消费品价格调整是非常敏感的,特别对“高铁通勤者”来说,此次大幅度的价格调整,难免让公众觉得出行负担加重了,从而引发他们的焦虑情绪。
此外,公众的忧虑其实也包含对铁路部门的期待:既然票价上涨了,服务水平是不是也能随着提升?一段时间以来,高铁购票“买长乘短”、用餐贵等问题频频遭到吐槽,如果在提价的同时做不到服务提质,那公众自然也不会轻易为高铁涨价买单。
总之,高铁票价调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实现“促进客流增长,全面提升客运服务质量”的目标,就必须在把握好票价调整尺度的同时,做好服务提升工作,把评判权交给公众,多听听公众的声音。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一昂
编辑:张瑜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