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峰(重庆大学)
近日,一些研学机构打着“公益”名义,高价售卖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引人关注,价格普遍在8000元-11000元,个别较贵的项目则卖到了40000元,有些项目毛利达70%。以公益之名,将研学和支教结合在一起,不仅扭曲了支教和研学的边界和本质,也造成了研学商业模式的行业乱象。(6月9日 澎湃新闻)
支教研学的商家们打出“每一次困难都是成长机会”“想让孩子多吃苦,就去村里补一补”等标语。但我们不妨静下来思考一下“支教”与“研学”二者的性质,支教强调的是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支持和帮助,而研学则更侧重于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将两者混为一谈,不仅模糊了各自的目标和价值,也可能导致支教活动的质量下降,研学活动失去深度。将二者合并在一起,不禁让人质疑活动的目的是不是某些商家打着“公益”的幌子而唯利是图?
支教研学活动,表面上看似乎为志愿者提供了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但实则忽视了教育的专业性与复杂性。教育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要求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以及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往往一些正规的暑期支教老师需要接受正规的培训才能上岗。然而,将支教商业化的研学活动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支教简化为一种体验活动,甚至异化为“吃苦”或“体验生活”。这种简化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且可能会给本需受到正确“引导”的孩子带来更多的苦恼。
支教活动,作为一种公益行为,本质上应体现为一种无条件的善行,即康德所说的“善良意志”。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善良意志”不因任何外在目的或结果而行动,而是出于对行为本身的道德价值的认同。当研学机构以“公益时长”或“调研报告”为诱饵吸引志愿者时,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将一种内在的道德行为转变为了一种外在的交易,损害了公益的纯洁性和公信力。
研学活动,作为拓宽视野、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项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校园内素质教育的不足,但是需要选对“结合点”开展,如户外探险研学、科学探索研学、文化体验研学等。这样的研学不仅是对暑期生活的一种丰富,更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
“支教”活动和“研学”活动本并不相通,除了行业的自律,我们也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监管,让其在各自的道路上良性发展。共同维护“支教”的公益本质,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和改变。共同拓展研学的主题,让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多一些不一样的素质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秦克峰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