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舟(湖南工商大学)
9月8日晚,央视财经曝光的一则关于“空挂学籍”的新闻,再次将教育公平与监管问题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据报道,一些教育咨询公司与个别中职学校竟私下联手,将“空挂学籍”作为牟利工具,向学生家长收取高额的“关系费”,为学生提供“人籍分离”的便利。这一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教育法规和道德规范,更对教育的公平性和公信力造成了极大伤害。
“空挂学籍”现象,实质上是对教育资源的非法侵占与滥用。学生交钱后无需到校上课即可获得毕业证书,这为本应公平竞争的教育环境蒙上了阴影。一旦“空挂学籍”成为常态,不仅会损害那些勤奋学习、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的权益,更会削弱社会对教育体系的信任,对教育公平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无疑,部分教育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失了作为教育者的道德底线,将教育视为商品,将学生视为交易对象,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意。但“空挂学籍”现象的滋生,根源还在于监管的疏漏与不力。教育部门的监管手段与力度,不足以有效遏制此类违规行为,一些学校与教育咨询公司得以钻空子,将“学籍挂靠”作为一种牟利工具。
监管的完善显得尤为迫切。首先,应加大对教育机构与相关学校的日常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与行为规范的评估体系,提高违规成本,让那些试图通过“学籍挂靠”等手段牟利的机构无处遁形。其次,要强化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于违规的教育机构与学校,不仅要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罚,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家长和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勿被这种“捷径”所迷惑。须知,真正的知识和能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教育机构与学校,更要坚守教育初心和道德底线,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拒绝有损教育公平的行为,不能只向“钱”看齐。只有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健康、公正、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
教育,是国家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石,其公平性与严肃性不容任何挑战。面对“空挂学籍”乱象,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谴责与震惊的层面,更应引以为鉴,从制度建设、监管强化、教育引导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守护教育公平,确保教育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让莘莘学子都能够在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用知识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王锦舟
编辑:张瑜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