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生的“奖状”,何以变了味?-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赵金月 编辑:田德政 2024-07-06 19:18:32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赵金月 (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一位家长的“吐槽”引发了讨论:她小学一年级的一直比较乖比较努力的孩子,因为没有在期末休学典礼上获奖,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许多参与学校活动的家长和志愿者都获得了奖状,如“优秀家长志愿者”“家长学习心得一等奖”,站在台上领奖是他们的孩子。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小学还较为普遍,“休学典礼 花式期末评语”备受学生家长关注。

问题是,评奖不再以成绩为标准,也不再以孩子为中心,这样的评奖机制,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困惑,更让我们质疑:小学生上台领的这些“家长奖状”,究竟表扬奖励了什么?

表扬奖励的,是一种虚伪。这些“家长奖状”表扬奖励造成的,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在这个休学的重要时刻,孩子们上台发布的“家长奖状”,被拍照被鼓掌,仪式感十足。不禁要问,除了凭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除了凭家长参与各类杂务外,还有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就是发一个奖状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从某种角度看,小学生领的这些所谓“奖状”,的确没什么大不了,却也小事不小。当这些成为一种风气,影响就完全不一样了。当“优秀家长志愿者”“优秀家长学员”等大量与孩子表现无直接关联的奖状被颁发时,奖状的本质被严重扭曲。这些奖项是因为家长的“贡献”,直接与孩子挂钩,成为成人世界权力与利益交换的牺牲品。这不仅是对孩子努力与成就的忽视,更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践踏,以及对教育初衷的背离。更有甚者,对于那些家长工作比较特殊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以及因为家里其他原因父母参与较少的学生来说,是不是一种不公平、一种赤裸裸的伤害?

奖状作为对学生优秀表现的认可,稀缺性和荣誉感是激励学生的重要动力。可以想见,当小学里的这些“奖状”获得不是因自己努力,而只要拼家长,或许不仅没什么激励作用,反而是一种恶。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对此不少网友都认为现在的奖早就“变”了。“哎,看他们颁的奖就觉得搞笑,难道我们这些父母就不优秀了?非得为学校班级做很多事才叫优秀” “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和家长都纯粹些,学习就是学习,哪有这么拼家长的”。而在这些讨论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前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正遭受着严重侵蚀。

家长的愤怒并不仅仅是针对一纸奖状,更是对学校给学生评奖不公的控诉。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不仅仅是通过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也会通过家庭教育来体现。那些有大把时间参与学校事务的家长,自然值得鼓励,但一个底线是不能转移体现在孩子的表现评价身上。老师可以适当通过合理的方式来鼓励热心家长,但不要突破了应有的教育公平底线。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非简单的成绩比拼或荣誉堆砌。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当“奖状”的发放不再是基于学生的真实努力与成长,而是掺杂了教师偏好、家长意愿乃至学校政绩的考量时,“奖状”便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价值,转而成为了一种扭曲的激励机制,阻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应当是纯净而充满正能量的,他们需要的是基于真实表现的肯定,而非成人世界中复杂利益的交换。这些“家长奖状”的泛滥,不仅会加剧学生间的攀比心理,影响同学间的和谐关系,更可能让学生误将外在的荣誉视为成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内在品质与能力的培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而非发哪些因家长因素而得的所谓奖状。

在教育的田野上,每一朵稚嫩的花朵都渴望着阳光雨露的滋养,而“奖状”作为对学生努力与成就的认可,本应是最纯粹、最温暖的鼓励。然而,当这份荣誉的颁发被成年人的功利心与虚荣心所裹挟,小学生的“奖状”便不再仅仅属于孩子,它悄然间成为了一场场成人游戏的筹码,变味了,也沉重了。

小学生的“奖状”,应当回归其本质——作为对学生真实努力与进步的真诚肯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坚守教育初心,拒绝任何形式的功利化操作,让“奖状”成为激励学生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源泉。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营造尊重教育规律、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来源:红网

作者:赵金月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1/98/14076411.html

阅读下一篇

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