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为了完成每天的跳绳任务,点开一跳绳app,却不小心点到弹窗广告,性感火辣的女主播摆出诱人的姿态,画面露骨,还配有“附近美女火热直播”等字样。上述画面猝不及防地出现,广东的莫女士手忙脚乱地将手机从女儿面前移开。(8月5日《
毋庸置疑,互联网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不少中小学生通过学习类、工具类app,进行任务打卡、资料查询、学习辅助、生活记录等,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拓宽知识领域,也能管理学生课外体育作业,有利于激励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明明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学习类、工具类app,内容却“跑偏”了。一些学习类、工具类app,不仅因为广告众多难关闭、功能混乱等影响使用感,而且蕴含一些色情、低俗等“擦边”内容,显然,这其中潜在隐患不容小觑,不但会对未成年造成不良影响,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还与现行法律严重相悖。
《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已明确禁止网络应用中出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十条也明确规定,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若对号入座的话,那些人为“挖坑”、夹带“低级趣味”的学习类、工具类app,已涉嫌违法违规。
因此,对于一些学习类、工具类app乱象丛生、恣意“挖坑”等现象,治理与规范势在必行。令人欣慰的是,今年7月份,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学习类、工具类app偏离主责主业,传播打擦边球违规信息,是此次整治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于app传播违法违规信息行为,督促要严厉整治,特别要对屡教不改或阳奉阴违的运营者,必须要“零容忍”,动真格;手机应用市场也要负起平台的主体责任,对内容进行有效把控,提升色情信息鉴别能力,升级防控手段,畅通公众举报监督途径,实现早发现、早处理,从而让那些“少儿不宜”的学习类、工具类app远离未成年人。
法律的阳光下,未成年人app不容“跑偏”。一些学习类、工具类app该步入正轨了。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